李潘-

李潘,女,四川省隆昌县人。1990年,李潘研究生毕业后,曾经做过成都经济电视台的编导和主持人。

中文名: 李潘

国籍: 中国

出生地: 四川省隆昌县

职业: 主持人

毕业院校: 重庆师范学院

目录

1人物履历2人物经历3人物作品4主持风格5相关报道

1人物履历

李潘李潘,四川省隆昌县人。

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。

1983~1987年,就读于重庆师范学院(现重庆师范大学)中文系。

1987~1990年,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,获文学硕士学位。

1990~1992年,在四川省总工会政策研究室工作。

1992~1996年,在成都经济电视台做编导、主持人。

1996年至2002年底,在中央电视台主持《读书时间》、《半边天》节目。

2003年至今,在中央电视台主持《半边天》节目。

2人物经历

李潘1991年,读完研究生的李潘在家乡四川省总工会工作,本该过着十分稳定的生活,而她从来不甘于平淡和安稳。在工作和生活中,她逐渐喜欢上了主持人的职业。

1992年底,她终于下决心辞去了总工会的工作,踏上了梦寐以求的“电视人生”之路。经过了层层选拔,她终于走进了成都市经济电视台。这段经历对于她来说是意义重大而感触颇多的。李潘说:“不能瞻前顾后、患得患失,要自己去感受幸福,随心而动,趁年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”

1995年,对李潘来说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,在成都已经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她做出了一个大胆而有挑战的抉择,从此开始了走向中央电视台的征程。6年的《读书时间》和4年的《半边天》令更多的人了解了她,也使她了解了更多的人生百态,得到了更多的人生启发。李潘讲述了一次次她感受深刻的采访和节目。采访了席慕容、沈从文的家人、她还畅谈了陈忠实、吴冠中、贾平凹等名人,令每一位听众都随她领悟了大家风范和别样人生。

在与这些社会上层人物接触之后,她又接触了社会底层的妇女。播放了一段《半边天》的短片后,李潘曾深情地述说着这些生活艰难又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。艾滋病、家庭暴力等等因素导致了许许多多不幸的结局,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、关爱。因此,她认为作为电视人,关注弱势群体是职业的一份责任与价值。

2001年,李潘离开《读书时间》,是因为在一种岗位干得太久了,干了6年就有厌倦的感觉。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,她又对读书节目有新鲜感。所以2007年台里调她去主持《子午书简》,并兼任制片人,她很爽快地答应了。一是她有一种读书情结,二是她觉得担任制片人,给自己锻炼的机会更多,自己想做的东西很快就能落实下去。

《读书时间》被淘汰后,《子午书简》成了央视惟一一档读书节目。她接手时,《子午书简》收视率在0.1就算高的了,而且随着‘我爱诵读’特别节目的推出,收视率还在上升。李潘说,节目做得不好,收视率才会低,像《子午书简》这种读书节目也有自己的出路。

3人物作品

主持

《读书时间》、《半边天》、《子午书简》等。

《读书时间》

开播于1996年5月12日,是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一档电视读书节目,并且于2004年9月13日被《年代》取代,结束了8年的起落辉煌。

《子午书简》

李潘栏目撷取古今中外经典优秀诗歌、小说、美文,取其精美章节,邀请名家朗读。并介绍与之相关的历史、文化及人物背景,以言述其情,以志传其声。《子午书简》节目形式主要以演播室诵读形式为主,并配以简洁精美的与文章情绪相关的图片、音乐,以及主持人对文章背景的介绍,再加上演播室现场灯光的剧场效果处理,给观众以高精神层次上的美的启迪与享受。

专栏

曾在《成都商报》等报开设“李潘有约”等专栏,主编《女人有约》丛书(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),著有《真不容易》一书(西苑出版社出版)。

参与编著《中国当代文学大辞典》(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)、《在电视上读书》(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)。

4主持风格

人们记住了一位安静又充满智慧的主持人李潘。从《读书时间》到《半边天》,李潘所主持的节目始终围绕着人的内心,内心圆满,于是人生丰盈。“书中自有颜如玉”这句本用来欺哄毛头小子阅读的古训,现在恰好可以形容李潘,谦卑而持久的阅读,终究将她打造成这样一位既美且好的女人,玉般光泽温润。

5相关报道

一头撞进电视大门

1990年,李潘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,分配到四川省总工会工作,在政策研究室研究工人运动理论。因为工作与所学当代文学专业相去甚远,她有些郁闷,在机关呆了二年后,心里还是不安分地想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。她似乎默默地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。

天赐良机,1992年底,时逢成都经济电视台组建,大规模地面向社会招兵买马,这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制电视台。当时电视台对普通人来说是高不可攀,带有神秘色彩的单位,非行有关系才能进去。据名的人数有几千人,李潘也在其中,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,她如愿以偿考上了。于是李潘毅然决然地辞了职,应聘到成都经济电视台。她把自己的所有档案关系放在了人才交流中心。用她自己的话说“从此成了一个有业游民”,不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,没有了任何保障,在1992年这是需要极大勇气和自信的。

累得象一个疯子

现在回忆过往,李潘充满了感慨:因为是一个全新的电视台,所有的人都没有做过电视,当时我们以一种难以想象的热情和激情去从事电视,累得象疯子一样,但是收获特别大。台里的领导让你尝试所有的东西,你所有的想法几乎都能实现,象做梦一样,那是充满梦幻色彩的几年时光。李潘在很短的时间内,熟悉了电视的各个层面,她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做,同时兼做策划、编辑、主持人,甚至是导演,全方位的锻炼了自己。

李潘是四川隆昌县人,当时普通话都讲不好,连n和l都分不太开。台领导觉得她有潜质,放手让她去干事情。于是李潘介了很多栏目的制作主持、编辑了。刚开始是《每日财经》,每天播报股票信息;《聊天 》,这是一档脱口秀谈话节目;还策划、主持了电视杂志节目《女人有约》,这是一个女性节目,此外还定期做现场直播的大型聊天节目和综艺晚会,所有的事情都得她自己去张罗。她说:“这一切对我现在主持《读书时间》帮助太大了,如果没有那段经历,很难想象我今天会是什么样子。”

心会随梦一想走

从1993年开始“触电”,到1995年,李潘的工作已干得有声有色,并在《成都高报》上开了专栏,在成都已是家喻户晓。“可以说什么都有了,包括房子和所谓的名声,基本上属于不用再累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沿着那条路走下去。”

这时,李潘的生活道路又面临着选择。在成都拍节目时她结识了CCTV的孙慧。孙慧当时一直想做一个读书栏目,因为在CCTV这档节目一直处于“缺席”状态。她萌生了这个想法后,就请李潘帮她的忙。于是,从1995年底开始,李潘参与了(温柔干净的网名有哪些:1、盈手赠佳期2、夏树繁花3、零皮冰点4、薄荷微风的夏5、与日暮同辉6、情归何处7、声音好听8、起司奶香猫9、美人如玉)未来节目的策划工作,几乎每个周五都往北京跑。当时,孙慧“拎”着李潘和《读书时间》的另外一个主持人刘为,三个人一起在北京做前期的策划,商量这个节目怎么弄,开各种各样的会,请专家出谋划策,然后一次次地做试验版,试验版在台里通过后,1996年5月《读书时间》正式播出。

这个时候孙慧就跟李潘说,“你再这么跑不行了,你得做出一个选择,干脆就彻底过来吧。”

当时,李潘在成都已根基稳固,生活也习惯且舒适。许多人也劝她,“宁为鸡头,不为凤尾。北京水深,堂子野,你没有背景,去哪不会有好的果子吃。”她非常犹豫,去留真成了人生的一道难题。后来有一天她突然想到:“如果到了45岁的时候,在成都我是什么样我能够看到的,可是到北京去了之后,45岁的我是什么样子,我肯定想象不到。未知的命运其实更为诱人。如果我就在成都呆着,等到了45岁,再回过头去看,在我20多岁的时候,曾经有一次机会换一种活法,有一种更多和更大的挑战,而我放弃了,我想我肯定要后悔。”为了不让自己在45岁的时候后悔,李潘下了走的决心,她对同事的吆喝:“同志们,赶紧来买我的东西,贱卖!”她以很便宜的价格把钢琴、电器什么的全卖了,只留下了一台29英寸的电视机,因为是刚刚买的,特别喜欢它,舍不得于是,她个人抱着一台大彩电就来闯北京了。在北京只熟悉孙慧。

词条图片

李潘

李潘

李潘

李潘


本文标题:李潘- - 明星
本文地址:www.fk0591.com/content/1-36572-0.html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FK娱乐网观点或者立场,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FK娱乐网联系
热门话题
每日一题

鹿晗炒工作室鱿鱼

鹿晗炒工作室鱿鱼

愚人节,艺人们纷纷在微博开启了“愚人节整蛊大赛”~鹿晗说今儿过节发张自拍~他的工作室评论说自己要辞职,结果鹿boss爽快地说准了~后知后觉的工作室哭唧唧发微博说自己要凉凉了,2333~阿信说自己决定要公开了,然而附图看半天也看不出啥名堂来~这种事情他...~~~~~